top of page

內視鏡超音波是什麼?何時需要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?|仁禾診所

消化內視鏡與腹部超音波已是相當普及的檢查,但對於某些潛藏的病灶,例如消化道黏膜下腫瘤、肝外膽管及胰臟細微病變仍難以察覺、評估。醫療科技持續進步,先進儀器推陳出新,「內視鏡超音波」(Endoscopic Ultrasound, EUS)的誕生,突破了傳統內視鏡及經腹壁超音波對於上述病灶的檢查侷限,將內視鏡賦予超音波掃描功能,讓醫師能更貼近病灶區域完整評估。 如果您曾在健檢中發現膽胰相關生理數值異常,但經腹壁超音波評估膽胰結構無發現病灶,或近親曾罹患胰臟癌,內視鏡超音波應會是您理想的檢查選擇。接下來將詳細介紹內視鏡超音波檢查。

文章目錄


什麼是內視鏡超音波?


內視鏡超音波(Endoscopic Ultrasound, EUS)被譽為醫師的「透視眼」,是一項結合內視鏡超音波功能的精密儀器,突破了傳統經腹壁腹部超音波的檢查限制。傳統經腹壁超音波掃描雖然便利,但受限於胃腸氣體、皮下及內臟脂肪的干擾、遮蔽,對於深藏於腹腔深處的器官,如胰臟、肝外膽管的檢查視野不佳,常難以理想評估。


內視鏡超音波是藉由具備超音波探頭的內視鏡直接深入消化道,明顯縮短了超音波探頭與檢查部位距離,幾乎不受到腸氣、軟組織阻擋,大幅提升檢查視野清晰度,能真正「透視」隱藏於腹腔深處的細微病灶



發掘癌王:胰臟癌的最佳利器 - 內視鏡超音波


胰臟位於上腹部後腹腔內,位置深層且隱密,又常受到胃腸氣體遮擋,經腹壁超音波檢查很難觀察到完整構造。胰臟癌之所以被稱為「癌王」,主要原因在於早期症狀極不明顯,等到出現黃疸或體重驟降等症狀時,癌細胞幾乎都已擴散至周圍組織、器官,錯過了手術根除治療的黃金時機。根據統計,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不到5%,因此早期發現、治療至關重要。


內視鏡超音波能近距離掃描胰臟完整結構,使其成為早期發現胰臟病變的最佳利器。不僅能發掘細微病灶,還可準確評估腫瘤侵襲範圍,甚至進行組織採樣檢驗良惡性質,為後續治療提供關鍵依據。


除胰臟癌外,內視鏡超音波也能檢視肝外膽管內病灶如結石、癌變,以及消化道黏膜下腫瘤,透過內視鏡超音波檢查,我們得以在上述疾病還未進展至嚴重階段,及早介入治療。



還有哪些情況需要做內視鏡超音波?


內視鏡超音波主要針對傳統內視鏡及超音波無法涵蓋的「盲點」範圍而設計的檢查利器。它能有效觀察消化系統的檢查暗區,特別適合以下幾種情況:


消化道黏膜下病灶

傳統內視鏡檢查能觀察到消化道黏膜表層的異常變化,但對於潛藏於黏膜層以下的病灶,往往無法了解其性質與來源。內視鏡超音波能利用聲波成像技術,近距離掃描清楚顯示病灶的大小範圍、位置來源、型態屬性,協助醫師判斷病灶風險及是否需接受手術根除,為患者提供更準確的診療依據。


膽道病變

內視鏡超音波能近距離檢視膽道細部結構,發掘傳統經腹壁超音波難以觀察到的細小結石、膽砂或膽道細微病變如囊腫、癌變等,,為病患提供後續治療的明確方向。



板橋肝膽腸胃科診所推薦|仁禾診所媲美醫學中心的檢查規格


內視鏡超音波憑藉其特殊診斷功能,成為發掘膽道、胰臟細微病變及評估消化道黏膜下病灶的重要檢查工具。目前絕大多數健檢機構未配置內視鏡超音波,受檢者若在健檢過程中發現黏膜下病灶,只能轉診至具備內視鏡超音波儀器的醫療院所,再次接受檢查,極為不便。仁禾診所 郭東恩院長 為此引進內視鏡超音波,提供受檢者便利、完善的健檢服務!


如果您需要安全舒適的消化系統健檢,仁禾診所無疑是您的安心首選。仁禾診所醫療團隊致力於優質的胃腸鏡檢服務,為您的消化道健康提供最專業的把關。


『仁禾相伴~健康相隨~』



bottom of page